English
学术活动

品读国学经典,提升文化自信 ——中国WTO研究院举办“从《大学》到大学”专题讲座

2018-09-05

 

 

9月4日下午,中国WTO研究院邀请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王明辉副教授为我院2018级硕博新生举办了主题为“从《大学》到大学”专题讲座,高媛书记主持了此次讲座。

 

图: 高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围绕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大学》疏解、精英路径和庶民路径与回到大学四个部分展开。王教授首先围绕“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主题展开。对于传统文化,王教授提出了“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去读”的问题让我们来思考,让我们懂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择要读的书籍。关于文化传统,王教授的体会是“传统,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们。我们没有不生活在传统中,不在传统中开出新生活的自由”,同时我们接受文化是经历一个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一个过程,在大学之前我们大都是被动地接受文化,而进入大学之后我们要学会自己去主动地取舍。此外,王老师还对“抑郁症”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抑郁是对现实不满却苦于无法改变现实”,而我们很多年轻人所谓的不开心其实并不是抑郁。

然后,王教授谈了他对《大学》的体会,体会围绕来源、释名、为始、结构和疏解五个方面展开。首先,王教授从三个角度重点讲解了《大学》的释名:一是“大学是成人之学”,“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告诫我们作为贸大的硕士生,作为中华民族大群体中先进的一小部分,要向内和向外做好自己,承担更多的担当和责任。二是阐明了“大”与“小”的关系,借用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小人者,私我于一己者也;大人者,扩其我以善群者也”的一句话,从思想层面解释了《大学》的“大”字。三是“大学是至高觉悟之学”,“讲艺,则不可无专门学以精其业。至大人之学,则所以求明天下之理,而不拘拘以一技一艺名也”,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知识还要悟做人的“道”。接下来,王教授提出了《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并摘录朱熹的观点推荐了先《大学》次《论语》再《孟子》后《中庸》的“四书”阅读顺序。最后,王教授重点谈了对《大学》的见解,特别是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我们交谈了对“明德”、“亲民”、“止”和“善”的看法,其中“止”告诉我们“拼的时候要考虑到身体,累的时候给自己放个假”;教育是“亲民”的路径,“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同时,我们要“正心”,“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图:王教授给同学们讲解《大学》

接下来,王授从价值系统谈了对“精英路径”和“庶民路径”的看法,“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而“人从俗为善,以货财为主,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以谷歌和百度的对比为例,告诉我们WTO院的学生要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借用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的一句名言“一个精英体制是否公平,要看这些精英是否有义务努力工作、致力于建设更好的世界,并与他人分享幸运”。

最后,在“回到大学”部分,王教授亲切地分享了他的处世哲学“别懒,别急,别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没有耐心”。我们要懂得安身立命的道理,“根本在我,在自身的体会”、“让自己快乐也是一种意义”,王教授谈到了他博士毕业来到贸大直到一次关于研究领域的偶然交谈才使他寻找到写作的意义,我们也要找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同时告诉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要多思考“为什么是它?为什么是我?”这两个问题。

讲座历时2个小时,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认为此次讲座具有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自信豁达的气质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后的学习,不仅能够养成文化自信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收获处事的哲学和更沉稳从容的气度。

 

王明辉教授讲座中推荐的书籍和文章

1.       《乡土中国》

2.       《三体》

3.       《士与中国文化》

4.       王汎森的文章《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5.       朱良志《圣贤的气象》

6.       夏丐尊《生活的艺术》

 

                                                            供稿人:甄洋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