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WTO动态

中美多面博弈 贸易摩擦或步入高频发时期

2018-03-05

    中美多面博弈 贸易摩擦或步入高频发时期 2018-03-03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论:0 李艳洁 美国发出的“贸易战”信号依然在持续。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17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USTR2018报告”),称美国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阻止中国破坏“真正的市场竞争”,要“拒绝给予美国‘对等’待遇的国家和制造不公平贸易的国家走着瞧。” 对此,中国商务部美大司负责人表示,该报告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取向,罔顾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严格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事实,以及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对中国的经济模式和相关政策妄加指责,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刚刚过去的2月份,美国针对大口径焊管、铸铁污水管等多类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同时,还公布了对美国进口钢铁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 。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突破5800亿美元,且从中美“百日计划”和访华中,美国获得了一系列进口许可和2535亿美元的大单, 但看起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却进入了高频时期。 博弈逆差 “改变美国贸易逆差,保卫美国工人的工作和利益,”这是特朗普竞选期间和就任后的一贯主张。 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美国对全球各国的贸易逆差达到5660亿美元,同比增加12.1%。其中,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增长了8.1% 。 这或成为美国频频向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理由。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现实是中美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贸易的“结构性差异”,中国制造业占比仍较大,而美国则是服务业占比接近80%。不过服务的可贸易性较差,使得美国的优势不能完全转化为顺差。此外,美国还通过大量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市场利益, 远远超过外资企业在美国所创造的销售额。 “ 逆差是市场形成的,难道要中国设置对美国的出口限制、不向美国出口iPhone等产品吗?这是不可能的。”屠新泉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连续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主要集中在钢铁领域。美国232调查报告中提出:目前全球过剩产能为7亿吨,几乎是美国钢铁消费总量的7倍,而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是钢铁产能过剩的最大来源。但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产品118万吨,仅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57%,对美钢材出口占比较2006年下滑了近11个百分点,对美钢材出口量则较2006年下降了78.15%;且在中国钢材出口排名国家中,美国也由2006年的第2位降至2017年的第18位。 美国钢铁协会发布的2017年钢铁进口报告也显示,2017年,美国进口钢铁产品3812.1万吨,同比增长15.4%,但同期,中国仅列在成品钢材进口排名的第七位,占美国成品钢材进口总量的3%左右,较2016年回落0.52%。 显然,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材产品的数量正在缩减。针对232调查报告中,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家安全的结论,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认为,美方这些做法对国内产品提供了过度的保护,不合理地、过度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贺军说 。 要求获得“公平贸易和reciprocal(对等)待遇”是特朗普政府一贯宣称的主张。 “所谓‘对等’,就是中国限制美国的方面、美国也限制中国,作为一种筹码,这是个趋势。”屠新泉表示,美国对中国在美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将投资互惠作为改善中国市场准入的一种方式”也是美国采取的做法之一。 USTR2018报告也指出,2018年,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要争取对中国更多的农产品出口,力争改变中国的玉米、小麦、大米进口配额制度,增加转基因农作物出口。 这些举措将增加中美之间的对立和摩擦的预期。 暗战 “知识产权” 在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中,即将公布的301调查备受关注。这一调查依据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 2017年8月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该调查就聚焦在审查所谓的“中国贸易行为”,包括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 但中国已经在这个领域积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2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法副院长陶凯元称,该《意见》的出台是维护科技创新利益的客观需要。 “知识产权对高科技企业影响比较大,但对一般性制造业、垄断技术产业影响很小。中国多数产品还是中低端,比如家电还没有普遍智能化,高科技嵌入不是那么多。中国出口产品真正具有知识产权也不是很多,所以在贸易中这个问题也不会那么突出。”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 1月30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对于在华营商的最大挑战,“知识产权侵权”被排在第12位,只有20%的在华美国企业认为其是最大挑战;同时,只有36%的企业认为“减少技术转让的需要”对他们提升在华投资有影响,该因素在所有7个影响因素中排第6位。 在屠新泉看来,“知识产权”只是个引子,不是核心问题。“中国的态度和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影响到‘301’调查的结果,‘301’不需要调查,美国早就有了结论。” 而对美国企业来说,中国的监管和执法才是他们最关注的。《报告》显示,80%的企业对在华投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高中国监管环境的透明度、可预测性以及公平性”,其次是“限制使用会制造壁垒的行业政策”(61%),“为投资中的不公平待遇提供追诉措施”(58%)。 《报告》显示,59% 的会员企业视中国为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76%的消费行业受访企业把中国列入前三大投资地区,高于2016年的65%。“中国将会进一步开放。 我们看到了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负面清单正在缩短。”一位金融服务业的中国区高管对中国的开放表示乐观。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很大。中国还有改变营商环境的潜能,目前营商环境更主要的是一些程序性的东西与国际接轨不够, 企业对市场的可预期性比较差,应该加大市场透明度,规范执行指导性和管理性文件。不需要严打也不需要集中整治,有问题该管就管,常规执法,这样企业对市场有稳定的预期。”霍建国表示,例如负面清单管理,是否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和手续要求。 从钢铁贸易到知识产权,屠新泉认为,中美之间现在需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美国需要清楚的表示到底想要什么,中国看看是否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和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满足要求,这样有助于稳定双边关系。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