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深圳和香港开展 “WTO精英人才”访学项目暨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5-29
2025年5月19-22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师生一行22人由屠新泉院长带队赴深圳和香港开展“WTO精英人才”访学项目暨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团队深入调研华为、商汤科技、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科学城等全球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参观香港贸易发展局和立法会等政府部门,并前往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全方位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科研学术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完善体系与开放环境,进一步加强了我院研究生对中国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区域合作模式的认识。
1、调研华为松山湖小镇
5月19日上午,我院师生一行赴广东东莞,实地走访了华为松山湖基地,深入参观了溪流背坡村,搭乘园区特色小火车,全方位感受华为在科技创新与园区建设方面的独特风貌。在此次调研中,屠新泉院长以“中美贸易与科技战:前因与后果”为主题,为华为员工及我院师生做了一场有意义的专题讲座。屠院长围绕中美在贸易、科技和制度竞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回顾了贸易战的演变路径,并分析了其对全球供应链、科技自主创新及多边贸易体制稳定性的深远影响。讲座获得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学术资源与企业实践之间的深度互动。
2、参观虎门硝烟海战博物馆
5月19日下午,为深化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我院师生前往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学习。它是一座兼具纪念性与遗址性的专题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前身为“林则徐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鸦片战争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现下设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四个部分,系统展示了鸦片战争的历史脉络及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中所展现的英勇抗争。在本次参访中,师生重点走访了海战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和威远炮台,深入了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珍贵文献、实物展品和战争遗址的细致观摩,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转折意义,也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尊严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3、参访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光明科学城
5月20日上午,我院师生赴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光明科学城开展实地调研,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丛永俭全程陪同并给师生们进行了专业详细的讲解。此次调研聚焦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力图从地方前沿经验中汲取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经验。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是由光明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建设,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具体牵头,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创新平台。中心总投资达9216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首创“楼上科研、楼下创业”的“创新创业综合体”运营模式,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深圳经验47条”,成为全国推广的先进典范。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合成生物实验空间、企业孵化流程、产业链生态构建等具体内容。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光明科学城,依次参观了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光明生命科学园聚焦“源头创新+未来产业”战略定位,已集聚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师生们参观了各种脑科学装置,近距离感受了我国在脑功能成像、神经网络解码等方面的前沿突破;在合成生物大设施调研中,师生们系统了解了基于智能制造理念的自动化合成平台。该设施将现代工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理念引入生命科学研究,是我国合成生物科技基础能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本次调研,研究院师生不仅对我国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创新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方在全球科技变革背景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攀登莲花山,瞻仰邓小平铜像
作为此次深圳研学活动的重要一站,我院师生于5月20日下午前往深圳福田区的莲花山参观。公园依山而建,景致丰富,环境优美,生态宜人。
师生们登顶莲花山,在邓小平铜像前驻足瞻仰,并从山顶平台俯瞰深圳市区全貌与城市天际线,切身感受深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蓬勃气势与改革开放精神的深远影响。此次登山活动不仅让大家放松身心、亲近自然,更在实地体验中加深了对深圳“城市客厅”文化意涵的理解。
5、参访香港贸易发展局
5月21日上午,我院师生一行前往香港贸易发展局(HKTDC)参访交流。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先生亲自接待,并围绕香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机制及文创产业推广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现场展示。
交流环节中,刘会平副总裁向调研团介绍了香港贸发局作为推动香港对外经贸发展的官方机构,如何通过各类综合服务助力本地企业“走出去”。他重点介绍了贸发局推出的“T-box升级转型计划”,该计划免费向香港注册的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品牌升级、电子商务、生产及供应链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定制化服务。T-box团队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推荐相应的资源支持与服务路径,包括商务咨询、专题工作坊、政府资助信息、市场趋势报告及商贸对接机会,助力企业把握市场脉动、提升运营能力、拓展全球商机。
接着,在香港贸发局高级客户服务经理罗文生先生陪同下,师生们参观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步行前往“香港.设计廊”进行实地参观。设计廊工作人员向调研团介绍了香港本地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展示产品涵盖皮具、家居、饰品、环保包装等多个领域,许多展品由本地设计师自主开发,兼具创意、功能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香港在“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
通过此次参访,我院师生深入了解了香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与文创产业政策支持路径,感受到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在促进区域经济融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方面的制度活力与前沿实践。
6、调研商汤科技
5月21日下午,我院师生一行前往位于沙田香港科学园的商汤科技(SenseTime)总部开展参访交流。商汤科技高级销售经理Julian Sin先生热情接待,并系统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技术优势及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应用实践。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源自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研发与应用,是“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核心承担者之一。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博士、硕士组成,同时汇聚了微软、谷歌、百度、联想等科技企业的资深从业者,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国际化视野。
Julian Sin先生介绍,商汤科技已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联合设立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
参观过程中,商汤科技团队向我院师生展示了公司在智能视觉领域的多项核心技术成果,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图像与视频分析、图像视频编辑、智能监控、自动驾驶、遥感识别、医疗影像识别等。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金融、汽车、智慧零售、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等多个行业领域。
现场交流中,我院师生还亲身体验了围棋人工智能对弈、人影音频合成等前沿互动应用,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交互与数字内容生成领域的巨大潜力。
7、香港城市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5月22日上午,我院师生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国际经济秩序与特朗普时代贸易管制”,汇聚了多位在国际贸易、全球治理及环境政策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深层变革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由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方萌副教授主持。她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不仅表现为保护主义的回潮,也体现在多边贸易治理结构的系统性重构。屠新泉院长在会上作题为“Perception of Trump Trade War and Responses of China”的主旨发言。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限制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直接冲击,并间接促使新兴经济体之间加速区域贸易协定和非传统合作安排的形成,从而重塑国际经济规范与治理逻辑。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王江雨教授围绕未来国际规则体系与全球治理架构展开分析,指出当前以WTO为代表的多边机制正面临功能性困境,而大国博弈与制度竞争将成为未来制度重构的重要变量。香港城市大学国关学院曾静涵教授以“Trade, Power, and Order: US-China Rivalry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为题发言,提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面临美中战略竞争所引发的深层危机,多边贸易规则的权威性与执行力持续削弱,国际制度将陷入“失序”困境。在此背景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会逐步崛起,不再只是现有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重塑全球秩序的重要力量。我院秦若冰助理研究员介绍了其近期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全球贸易格局与国家福利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为深入理解全球经济治理困境、探讨制度改革路径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启示。
8、参访香港立法会
5月22日下午,我院师生前往香港立法会参观学习,受到了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周文港议员的热情接待。
周议员详细介绍了立法会综合大楼的建筑理念:穹顶设计象征“民意汇聚”,体现代议制制度的核心价值;通透的玻璃幕墙寓意“公开透明”,彰显立法程序的民主性与公众参与性。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大家参与了立法流程的模拟体验环节,亲身了解法案提案、辩论、表决等关键程序。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演练,师生们对香港特区立法机构的运作模式、议事规则以及民意如何在法案制定过程中发挥作用有了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
我院师生随后参观了设于大楼内的历史走廊,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展板和互动展品,深入了解香港立法会自殖民时期至回归后的百年演变历程及其制度转型,感受到“一国两制”框架下法治精神的具体实践与独特价值。
这次参访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香港特区立法制度的直观认知,也激发了大家对法治建设和公共治理的浓厚兴趣与深层思考,进一步拓展了我院师生的制度视野和法治素养。
此次为期四天的深圳香港访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师生深入企业一线、走进科研前沿、踏访历史现场、参与学术交流,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丰富了专业认知,也在实地调研中进一步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和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访学项目不仅有力推动了我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增进了中外学生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