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究院新闻

屠新泉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3

2023-09-08

 

  2023年9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3“全球产业链新趋势:机遇和挑战”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韩国高丽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和英国《金融时报》,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四十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王镭主持。他指出,当今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同时在后疫情背景下,各国经济复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寻找重振经济的契机,是各国政策界和智库研究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次论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贸易和投资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对外投资的地点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新冠疫情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部分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开始反思,产业链过长容易导致产业链脆弱。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劳动力在总产出中的价值占比相对下降,收入分配不均引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些因素均可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造成很大的影响。张所长指出,在大国博弈加强的背景下讨论全球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研究员主持。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副总干事、原中国驻WTO大使、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艾伦·巴奈特(Steven Alan Barnett),韩国高丽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聘教授、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原院长金兴钟(Kim Heungchong),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和越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光峻(Bui Quan Tuan)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产业链新趋势”做了发言。

   易小准认为,贸易保守主义,供应链的脱钩和治理的碎片化非常具有破坏性。他呼吁各国应当摒弃零和思维,维护相互依存、高效和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史蒂文·艾伦·巴奈特认为,重振国际合作精神是克服当今经济挑战的最佳途径。可以通过多样化来降低供应中断带来的全球经济损失,但多样化绝不等于脱钩,而是基于经济逻辑的供应链动态发展。金兴钟分析了中、美、韩在中美竞争背景下的政策和态度。他认为中美的竞争和对抗状态将持续,同时,国家之间的联盟结盟也将不断发展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徐奇渊研究员认为,美国的多元化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改变。同时,中国和东盟之间也是双赢的关系,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的双边关系看起来弱化了,其实是间接强化了,间接强化的机制就是通过东盟这样的中间国家。裴光峻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供应链的影响。另外,他介绍了越南GDP、FDI流入以及出口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他认为,越南的黄金人口结构、对外商投资的积极态度、以及加入大量自由贸易协定,都为越南未来经济提供了发展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研究员主持了会议第一专题“全球产业链新机遇”。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总监冈崎久实子(Kumiko Okazaki)用非常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全球产业和FDI的流动状况,分析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和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全面、系统、客观地评述中国引进外资的新趋势和新制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研究员介绍了全球产业链中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影响。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蔡跃洲研究员介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布、特征、现状和挑战。他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禁售虽然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也为中国发挥超大市场优势提供了契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李春顶教授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倪月菊研究员对以上发言做了点评和讨论。

   会议第二专题“全球产业链新挑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研究员主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东北亚地区总代表小野寺修(Onodera Osamu)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贸易和投资报告和日本商会白皮书,介绍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和贸易的最新情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认为中国进出口受到了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双重冲击,并提出了进出口县级经济承包制的政策建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介绍了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市场力量帮助全球产业链动态调整,而非市场力量影响了产业链的重构。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苏庆义研究员指出,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贸易已经从强调效率转为了强调其他因素,从强调自由贸易转为强调公平贸易。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李大伟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研究员对以上演讲进行了评论和总结。

   会议第三专题以“产业政策与全球产业链”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苏庆义研究员主持。英国《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约瑟夫·莱希(Joseph Leahy)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的产业政策,并分析了英国脱欧导致产业链脱节的问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长聘副教授王勇以南北国家博弈为基本假设,把国家间竞争、技术遏制与内生经济增长纳入模型,阐述了先发国家如何通过霸权税遏制后发追赶国家的发展。世界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蔡于鸿(Kevin Chua)、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李晓华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服务业、技术进步和科技革命对新兴产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崔晓敏副研究员进行了评论和总结。

   最后,张斌副所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冷战结束后,稳定的国际环境、互利共赢的合作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社会进步,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福祉,基于规则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与合作是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基础。本次会议的交流讨论非常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加深对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的理解,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深刻有益的学术讨论,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促成各方回归理性判断。


浏览次数: